核电站、高架桥、高铁、沙漠公路……施工建设离不开时空数据。北斗系统的深入应用,为工程施工插上智慧的翅膀。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机城际二期“四电”工程中,面对测量精度要求高、地质条件复杂、桩基础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为了确保施工顺利,施工单位引入了基于北斗的“接触网施工参数一体化测量装置”,以及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先进智能装备及系统,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
在中老铁路建设的过程中,基于北斗和红外扫描技术的接触网施工参数一体化测量装置,集计算测量、数据共享等功能于一体,有效提升了施工管理效率。在中老铁路玉磨段的钢轨铺设中,基于北斗的“自动巡航走形定位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结合全站仪、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引导了我国自主研制的500米长钢轨铺轨机开展精准铺设作业,有效提升了作业精度水平。
在沾化至临淄高速公路项目中,施工单位运用北斗,创新研发了顶推智能管理系统,施工精度达到了毫米级。项目利用基于北斗的定位终端与无线视频监控喊话系统组合,增强了施工精度,实现了操控端与施工现场互动互联,确保百台千斤顶设备步调一致、均匀受力。
在湖北黄冈至黄梅段高铁的建设过程中,基于北斗的测绘测量装置大大提升了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该装置基于北斗和红外扫描功能于一体,能简便、快速完成接触网支柱限界、基础高程、跨距、承力索高度、拉出值等参数的测量、记录及传输,使测量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为后期腕臂、吊弦参数计算、安装提供精确数据。
在深圳妈湾跨海通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应对抛填海区域的施工难题,项目运用了北斗系统,运用大数据、建筑信息模型等多项先进技术,对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感知,并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大幅提升了施工精度和监测效率。
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田湾核电站7号机组的施工过程应用了北斗,让工地作业更加智慧。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其佩戴的安全帽、驾驶的车辆,都安装了支持北斗的终端,借助5G网络、北斗等技术,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精准了解现场施工人员和车辆的位置、详细身份、历史轨迹等信息。
新疆尉犁县至且末县沙漠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北斗有效助力了工人安全施工。工地为每人都配备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定位终端,确保施工人员在极端环境下能够获取准确的位置信息,不在沙漠中“迷路”,从而达到了安全施工的目标,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一例伤亡事件。
随着北斗系统逐渐深入施工的多个过程,工程建设的场景和面貌正朝着更精准、更安全、更智慧的方向发展,为民生福祉提供着“北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