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讯 记者李玲丽)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将于近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我网站记者在西昌对北斗卫星测控系统总师吴斌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吴总您好,非常感谢您在卫星发射前夕接受我们采访。卫星发射后就踏上了茫茫的太空旅程,可以说测控系统是天地沟通的唯一桥梁和纽带,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测控系统主要有哪些任务?
吴斌:测控系统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遥测,二是遥控,还有一个我们叫外测,就是轨道测量。这三项任务在三个阶段完成,一是发射阶段,从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到入轨;二是早期阶段,就是从星箭分离到卫星定点,卫星进入轨道开始工作;三是长期管理,就是卫星在轨道寿命期间的管理。这就是三大任务、三个阶段。
记者:从事卫星测控的工作人员有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叫“牧星人”,您平时的工作也像这名字一样浪漫吗?
吴斌:卫星测控工作可以说既浪漫又艰辛。航天工程是一个由众多分系统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各分系统间之间要进行多轮次技术协调。如我们测控系统就要分别跟运载火箭、卫星、运控等分系统进行大量的技术协调工作。另外就是在卫星运行期间,卫星寿命达到八年、十年,甚至十五年、二十年,在此期间,测控系统都要对它进行测控。测控工作是不分昼夜的,有时卫星晚上过境,我们工作人员就要在晚上工作,所以比较辛苦。但在工作性质上,航天工程属于国家高科技工程,大家心里感到很舒畅,有自豪感。
记者:目前我国测控网的布局是怎么样的?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吴斌:我国测控网布局主要还是依据国土面积情况。按照大三角加一个中心的模式,大三角主要集中在东北方的佳木斯、西北的喀什和南部的三亚,这是我们的主要站点。此外测控中心还有一个渭南站,在西安附近,总体上构成了大三角加一个中心的模式。
另外,我们通过国际合作,还在国外一些地方放置了我们的测控设备,同一些国外站联网。总的来说站网规模还是比较庞大的。在性能上,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不相上下,但是从测控网构成上来看,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我们的中继卫星系统还处于初步阶段。再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就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了。
记者:在卫星发射和运行过程中,测控中心、测控站、远洋测量船之间是如何协作的?
吴斌:测控网有一个网管中心,就在西安,它负责整个测控网的调度管理。网管中心的作用就如同火车调度中心给火车排班次表一样,事先安排好每次任务、每颗卫星的测控任务,然后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记者:针对即将发射的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我们将启用哪些测控站?
吴斌:在发射阶段,我们启用的测控站主要包括运载火箭测控站,以及卫星测控站。我们这次发射的是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从西昌发射,东南射向。按这个射向,参与执行任务的有西昌站、南宁站和三亚站,另外还有一艘测量船。
记者:在测控系统执行任务期间,测控覆盖率是多少?
吴斌:对于运载火箭来说,覆盖率是100%。对卫星早期轨道来说,覆盖率在60%以上,在卫星长期运行期间,覆盖率基本上能达到100%。
记者:在卫星早期轨道,如何解决盲区内的测控问题?
吴斌:卫星测控本身是一个天地协同的工作,测控事件并不需要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在飞行程序制定阶段,我们通过飞行程序的合理安排,就把盲区避开了,这不会影响卫星测控工作。
记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发射组网,系统建成后将达到三十多颗,测控系统是否有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立专用任务中心的计划?
吴斌:是的。因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型工程,星座组网卫星数量众多,长期维持需要建设专用的任务中心。我们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规划了专用的中心来管理北斗星座。
记者:未来测控系统还将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您觉得主要有哪些?同时也请您谈谈测控系统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吴斌:测控系统面临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高精度测量要求,现在对卫星轨道的测量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测控系统的一个永恒课题。
第二是高可靠、高安全要求。测控系统将来要管的卫星数量非常多,电磁环境也越来越恶劣。如何保证测控安全,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第三是复杂星座的构建与保持。就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来说,由三十多颗卫星组成的星座构建与保持,尤其是星座保持,是我们面临的关键课题。
测控系统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系统构建上来说,应该是天地一体化系统。就是说天基站和地面站共同构成一体化测控网。二是从整个信息流程上来说,它应该是一个网络化系统,卫星是网络节点,中心也是一个节点。可以想象一下将来对卫星的操控,卫星管理者可能通过一台笔记本和一个无线网卡就可以实现对卫星的管理与测控。这是一个网络化、扁平化的发展方向。
记者:谢谢吴总!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北斗网专访,同时我们也祝愿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
北斗导航卫星测控系统总师吴斌接受北斗网专访(摄影 孙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