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与时空信息知识产权专业工作委员会在重庆成立
2025年7月2日,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北斗与时空信息知识产权专业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在重庆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金磊处长、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齐勇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北斗与时空信息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6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会议确定由来自北斗定位导航授时、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等领域的首批55家会员单位联合成立北斗与时空信息知识产权专业工作委员会,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任主任委员单位。专委会秘书处发布了《北斗与时空信息产业技术专利发展态势研究报告》。会员单位代表聚焦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生态共建、协同共享等主题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思考和经验。
专委会旨在做实做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工作,培育形成协作共赢、创新融合的产业创新发展生态。专委会将紧贴任务使命,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用户的沟通与协调,为探索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基础共性问题,推动北斗与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京津冀将携手推进北斗时空信息产业发展
7月3日,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京津冀北斗时空信息发展国际论坛上,北京市宣布,将联合天津市和河北省,围绕北斗时空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共同谋划产业协作新方向和新增量,推进京津冀北斗时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标准完善、应用场景开发等协同任务,持续完善北斗产业强链补链,优化产业协同生态,稳步推动京津冀北斗时空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天津市大数据协会、河北省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协会联合发布《京津冀协同推进北斗时空信息产业发展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号召三地联盟、协会、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推动北斗时空信息产业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与生态构建。
《倡议》提出,合作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引导京津冀企业和机构加强北斗时空信息数据的互通与共享,探索北斗时空信息数据资源交易共享的商业模式,充分释放北斗时空数据资源价值。
《倡议》提出,互补拓展市场应用场景。京津冀协同推进北斗时空信息在自动驾驶、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领域的跨区域应用;深化北斗时空信息产品、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动北斗时空信息业务国际化布局。
论坛还发布了京津冀北斗时空信息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包括来自京津冀三地的37项典型应用案例,涵盖交通、能源、城市管理、应急、农业等多个重点领域。
北斗技术加持,这里的河道采砂监管有新招
近年来,水利部积极推进河湖采砂监管北斗技术应用,湖南省水利厅抓住这一契机,在岳阳县胜利采区将北斗技术与采砂业务相结合,实现河道采砂“全面监测、实时监管、高效处置”工作目标。
湖南省岳阳县胜利采区位于东洞庭湖水域,该水域远离大堤及通信基站,实时通信不稳定,采砂监管系统实现非法采砂及时预警、自动报警存在很大困难。为应对这一困境,2024年以来,湖南省水利厅在胜利采区引入北斗技术开展先行先试,为监管系统开辟第二信道,并提供定位辅助服务,有效破解采区信号薄弱、通信干扰大等监管难题。
胜利采区每艘采砂船设置5处视频监视、3处北斗定位监测、1处振动监测、1处噪声监测、1处预警广播,采区建设1处北斗定位基准站。利用在采砂船采砂臂上安装北斗高精度定位装置,通过与陆基定位基站的差分计算获取取砂口的深度、船只开采方位等参数;利用北斗定位终端与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配合进行采砂数据终端的协议适配,绑定采砂船基础信息,构建监测数据备用信道等,保障实时监测数据稳定安全传输。同时,通过汇集采砂规划、实施方案、采砂许可、采运管理单等数据信息,以及交通部门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生态环境部门的水质监测站点、自然资源部门的铁塔视频数据,并结合河湖卫星遥感监测、重点河段无人机巡查、地面监测、水下地形扫描、工情态势感知等手段,实现采区“控时、控区、控量、控深、控船数、控功率,保水质”的全方位管理。